胜利反思
第二次战役,把美军赶过了“三八线”。12月5日收复了平壤,迫使美军由进攻转为防御。
长津湖之战,共歼敌13900余人。据美军陆战1师自己统计:伤亡4418人,冻伤11731人,总减员16129人,占总兵力的40%。我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,第9兵团战斗减员19202人,冻饿伤减员28954人,总减员48156人。其中,第27军战斗减员8339人,冻饿伤减员10588人。我战斗减员,主要是遭敌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杀伤。敌军主要依靠装备上的优势,而其步兵的战斗力是较差的。
对于这次战役的意义,正如11月5日,战役发起前,毛主席指示的那样:“如果东线打不好或不及时,江界有可能失守,美第十军将从东面威胁志愿军西线部队。西线部队完全有可能被陷入东西两线敌军的合围之中,必将造成全局的不利态势。”第九兵团如果在这关键时刻手软,让美第十军前出至江界,必将导致全局的被动,将成为千古罪人。我很赞同《世界军事》的一篇文章,说:“中国人自近代以来,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,战胜西方列强(而且是最强国)的战争,应该是抗美援朝战争。只是这场战争,中国人才真正在世界强国之林站立起来。清(川江)长(津湖)之战,是对一百年来,鸦片战争作出了一个交待。是的,我们战败过,但是现在我们胜利了!因为清长之战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永远引为自豪和加以纪念。”
今天,我们应客观地评价这次战役的主客观情况,作出正确的评价。近年来,国内外都发表了许多文章,评述这次战役。那么,为什么第9兵团未能按原定战役计划全歼美军陆战1师呢?
长津湖战役的第一天,第20军、第27军就把美军陆战1 师自柳潭里、新兴里、下碣隅里、死鹰岭、古土里的一字队形,分割成了五段。按常理说,第9兵团3个军歼灭美军陆战1 师,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。所以,没有达成战役目标,我认为有以下原因。
第一,第26军没有按预定战役计划准时赶到战场参战。第 26军在开进中,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,但没有实现原定目标,不能不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。宋时轮司令是个爱发火的人,据说,他一怒之下要把第 26 军团以上干部全部撤职。这支在国内战争中的英雄部队,他们没有埋怨,没有强调客观原因,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,上下一心要打翻身仗。二次战役后,志愿军东线部队全线后移,休整补充。只有第26军在一线阻击敌人。在几个月的时间里,他们没有后退一步,没有丢一个山头。而且还把军文工团派到各兄弟部队进行慰问演出。在第五次战役中,当我们越过第26军的防御阵地时,看到美军炮兵打的炮弹壳,堆得像小山一样高,而第26军的阵地巍然屹立。他们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通令嘉奖。
第二,严酷的气候,仓促的作战行动。
第9兵团入朝作战十分仓促,准备工作极不充分,面临着由国内战争到国外战争;由对国民党军作战到对美军作战;由温带地区到寒带地区的巨大转变。组织工作、思想政治工作、后勤保障都缺乏准备。对于主要作战对象的美军,我们并不了解,对美军的装备、编成、作战特点、作战思想以及战场态势等,一概不了解,带有极大的盲目性。所以,在作战过程中,基本上是按照在国内打国民党军的办法和美军作战。比如,出国作战需要翻译人员,朝语似乎问题不大,从延边地区征集来了一些朝语翻译,另40 岁以上的朝鲜人多懂汉字。而英语翻译太少,每个师分配来一名从各大学应征来的大学生,他们绝大多数表现是好的,作出了贡献。由于他们都是受西方教育,崇美思想极重,个别人的素质太差。在柳潭里第79师俘虏了90多名美国兵,由于语言不通,这批美国兵有顾虑,怎么也架不下来,急需翻译人员。我师的翻译在行军时,坐首长的车,大家饿肚子,他有饼干吃,当要他执行任务时,死也不敢上一线,甚至说:“我反对战争!我抗议!”不几天就逃之夭夭,不知所去。这不过是一个小例子。
第9兵团是驻南方的部队,长期在南方作战。各级指挥员没有在寒带指挥行军作战的经验。特别是入朝仓促,没有更换寒带的冬装,而是穿着南方单薄的服装、大沿帽、胶鞋入朝的。又恰逢50年不遇最冷的寒冬,夜间降到零下40度。我们所经过的一些地名,就使你感到寒气逼人,如:狼林城、雪寒岭、剑山岭、荒草岭、死鹰岭……与其说主要敌人是美军,不如说是严寒的气候。
部队的大量减员,是寒冷的气候造成的。在军事学上,气象学一向是一个重要课题,战役战斗不能不考虑自然气候。这方面的代价太大了。第81师242团5连奉命在美军后撤的途中设伏。当敌人到来时,却没有一个人能站得起来,全部冻死在猫耳洞内。只有一个通信员去送信和一名掉了队的战士幸存。第60师180 团2连在防守荒草岭1081高地时,全部冻死在阵地上,无一人生还。他们誓死坚守阵地,丹心至死不悔。他们在绝望中,没有怨言,没有灰心,没有动摇,静静地长眠在雪域中了。我每每想起当时那个场面,便潸然泪下。
第三,后勤保障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困难。
由于我军不能夺取制空权,敌军凭借空中优势,造成我军的后勤补给线路瘫痪,作战物资、粮食不能运抵一线。常言道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而现实情况是,兵马先动,粮草无着!部队从战役一开始,就饿肚子了。在冰天雪地中,吃不上一顿热饭、饱饭。大家没有过高的要求,只要有炒面、高粱米就行,就能继续战斗。由于饥饿和严寒,许多人死去了。敌机把桥梁全部破坏,在一些交通要口,24小时昼夜不停的轰炸、破坏,公路沿线弹坑累累。敌机发现任何可疑物体,就扫射,投燃烧弹。他们把公路两侧的村庄全部炸平。朝鲜的房子都是木头构成的,我看到敌人消灭一个村庄,只要几分钟就够了。敌机从基地起飞,一个批次飞至袭击目标上空,几架飞机依次俯冲,投下燃烧弹,然后,拉起返航。最后一架飞机超低空从目标上空照相后返航。我们的炮兵、后勤运输车辆就是在公路沿线一辆辆被打坏了,前送的物资消耗在途中。第27军在战役开始时,有52辆汽车,最后,只剩3辆。驾驶员都练就了过硬的本领,夜间闭灯开车,或开小灯开车。由于朝鲜公路狭窄,敌机又不断丢照明弹,汽车开小灯行进,驾驶员听不到飞机的声音,仍时有被击中。后来,在公路沿线设置防空哨,一旦发现敌机,就对空鸣枪。驾驶员听到枪声,立即闭灯。这是二次战役以后推广的经验。
在第二次战役中,抢救伤员成了大问题。许多伤员不能及时后送,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。如果有防护措施、及时救治,许多伤员不至于被截肢而失去手脚,也不会被燃烧弹烧得面目全非。战地药品、药材很少,由于战役过程的饥饿和饮食无常,大批人员患肠胃病、夜盲眼,但无药品治疗。在一些电影里,医务人员在帐篷里作手术,一些伤员在帐篷里接受治疗,这些纯属艺术构想,我没有看到帐篷在什么地方。如果说在矿洞里治疗伤员,则更真实一些。
第四,敌我装备悬殊。
第二次战役,第9兵团与美军作战,没有坦克,没有反坦克火器,也没有防空火器,更不用说飞机了。制空权为美军所掌握。我空军力量较小,不可能随行地面部队作战。当时,美军一个军有各类大炮约1400门,我军只有200门,而且重火器没有跟上。所以,打第二次战役,部队的基本武器是步枪、机枪、手榴弹、刺刀。在严寒条件下,“三八”式步枪、机枪弹簧变软,竟然打不响。迫击炮筒受冷缩影响,炮弹竟填不进去,射出的炮弹竟不爆炸,等于甩了一块石头。我们的小铁锹是用铁皮做的,硬度很差,根本就挖不动冰冻的硬土层,很难构筑工事。
我军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战胜敌人,靠的是忠于党、忠于祖国的一颗红心,不怕苦、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。这是我军的优势。这种精神压倒了敌人,这是敌人所不具备的。我军在打法上是与敌人打近战,打夜战,迂回穿插,分割包围,发挥我军的优势,弥补了我军在装备上的劣势。
美军优于我军的是机械化作战,更突出的优势是他们的空军。在朝鲜战场上,看到的几种机型:B-29轰炸机,主要用于破坏桥梁、道路,封锁要道,渡口,轰炸铁路、隧道,它的载弹量很大,一次可以投下 40 -50 枚炸弹,大家都称它是“大把抓”。
F-86 型战斗机,主要是对空作战和护航,速度很快,续航时间短,对步兵的威胁不大。它翼下有两个油箱,所以大家都叫它“挑油担子”的。
侦察机一般为航空兵、炮兵侦察、引导和指示目标,实施火力袭击。这种飞机飞行速度很慢,声音凄凄惨惨的,大家都叫它“吊丧鬼”。直升飞机多用来通信、救护伤员,来往于战场和后方之间。被击落、击伤的飞机,飞行员跳伞后,不到几分钟,直升飞机就可到来,把人接走。一次,一架直升机在太阳西下时,飞来营救一名跳伞的飞行员。直升机降落在27 军医院旁边的小山上。由于机身滑动,螺旋桨歪倒,插在雪里,动弹不得了。医护人员跑上山,擒获了美国兵。由于天色已晚,敌人已无法来救援。当晚,上级派人把直升机拆卸后运走了。第二天,敌机来轰炸了一个上午,实施报复。对我作战部队威胁最大的是舰载机,这种飞机航行速度非常慢,一般以三架编队,续航时间很长,第一批次轰炸后返航,第二批次马上接上,如此不间断的实施攻击。一旦发现目标,就缠住不放,一直到消灭目标为止。我军运输途中的车辆、马匹多为这种飞机打坏。大家都叫它“黑乌鸦”。由于我们没有防空火器,对敌机构不成威胁,所以,敌机猖狂至极。
敌军发起攻击,是以坦克突击,航空兵协同炮兵实施火力攻击。航空兵并为炮兵指示、校正目标。在防御时,以坦克为支撑点,构成环形防御体系。
在国内战争时期,敌人被我合围以后,很难逃脱。由于美军的装备现代化,有极强的火力,即使包围了敌人,他们仍可以用航空兵、炮兵火力打开缺口,以坦克装甲车为先导,冲出重围。在第二次战役中,敌军在被我合围的情况下,屡屡突围得手。
美军工兵构筑野战工事、架设桥梁、铺设、改造道路的能力也是很强的。
美军的战地后勤保障能力也大大强于我军。美军是机械化部队,运输线路不受威胁,可以畅通无阻,部队可得到充裕的供应。一些汽车难以通行的地段,则实施空投物资到战地。从空投的食品看,一个纸箱是按一个班一餐的标准装配的。内装牛肉、水果和饼干罐头。饼干罐头每人 1 筒,打开第一层是一块圆的咖啡糖,第二层是成型的砂糖,后之是苏打饼干。此外,还配有味素和木制羹匙,可以喝汤。食品搭配得非常科学。军官配有鸭绒睡袋、毛毯和充气橡皮睡垫子,还有酒精炉子,可以热食。美军也有大量减员,但他们用飞机,很快就运走了。美军步兵装备非常轻便、适用。他们每人一条鸭绒睡袋、一条毛毯及日用品、全部装在一个背囊内。军用水壶是保暖的,化纤迷彩雨衣非常轻,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共用的帐篷。冲锋枪、卡宾枪都很轻。铁锹是可以折叠的,锹镐两用,还可以用来当斧头,砍树子构筑工事。军外衣是呢龙卡叽布料,质地很厚,既防风又防水,寒风吹不透,也不怕在丛林中行动被划破。穿在里面的是人造纤维棉衣和毛线衣。
美军的补给水平和装备,在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是难以达到的,也是难以和美军比拟的。
我军以落后的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“联合国军”,打出了军威,为祖国争得了荣誉。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战略学家罗伯特.奥内尔博士撰写的《清长之战》一文的结语中写道:“中国人从他们的胜利中,晋升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……,中国军队在清川江、长津湖一线赢得的军威,在其后的三年中,一直良好的保持下来。从此以后,中国的军事威力,就在世界大大小小国家的首都中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如果中国没有 1950 年11月在清长战场上稳执牛耳,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会很不一样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