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荐语】
全景式展示中国高铁崛起之路,深度内容独家披露。
以故事记录历史,从细节探究真相。
【图书信息】
书名:《大国速度:中国高铁崛起之路》
作者:[中]高铁见闻
听说今年国庆,各大景区又成了人山人海,宅在家里的小伙伴们又开始幸灾乐祸了。不过这让我突然想起来,前些年放假的时候,好像各地的景区都不会拥挤成这样,放眼看过去全是人头。为什么景区会变得越来越拥挤呢?
我觉得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之一是交通。
我的老家在云南,大概十年前,我放暑假的时候,一家人决定从昆明出发到丽江去玩。我们最先排除的交通工具是飞机,从昆明到丽江也就500多公里,每个人几百块钱的机票实在太不划算了。火车票虽然只用八十多块钱,但是要9个小时多才能到,而且还不知道去火车站排队买票要排多久,能不能买到卧铺票也是个问题。还不如多出一点油费和过路费,自己开车过去。
而且,在云南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火车没有汽车快。”后来我才知道,当时不仅云南的火车慢,全国的火车都慢。别说在省内坐火车,跨省的火车一般都要坐两天。不由得感叹,网络订票和高铁真是造福人类的技术。
不过,说起来呀,高铁的发展真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长跑。而且差一点,我们直到现在,都还不能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利。
故事还要从1978年说起,这一年里可发生了不少的大事儿,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;也发生了不少对后来产生巨大影响的小事,比如中央电视台开了个叫《新闻联播》的栏目,比如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发生的一些变化。
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儿,是一件大事儿里的小事儿。
那一年10月,中国组织了个访问团去日本,互换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》,行程一共有8天,领队是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。
根据行程安排,在10月26日这一天,中方访问团需要从东京前往京都。但是,他们当时也遇到了交通困难的问题。
东京和京都之间大约相距370公里,这可是个很尴尬的距离。坐飞机的话刚起飞就得降落,有点浪费的感觉,坐汽车呢又要花四五个小时,耽误时间又会让人觉得疲累。于是,日方就极力推荐中方的访问团乘坐新干线高铁。
我现在很怀疑,那时候日方安排行程的人是故意的,目的就是为了炫耀他们的高铁。不过也能理解,那个时候,全世界就只有日本有两条高铁线。而且中方访问团乘坐的东海道新干线,是全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。
您知道那时候,中国的铁路是什么情况吗?
我来帮您回忆一下,那会中国的火车时速最快,也就只能跑到100多公里,全国火车的平均时速算下来只有40公里。能正常使用的铁路只有5万公里,而且,其中4万公里是蒸汽线路,跑的是那种冒着冲天烟柱的蒸汽火车,是英国人刚发明出火车那会儿使用的老古董了。
所以,中方访问团乘坐日本高铁的影像,通过电视传回中国后,时速达到210公里的高铁让所有人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,就像在看科幻电影一样。于是,高铁借此机会,在全体中国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其中,受日本高铁刺激最大的中国铁路人决定,进行一次火车的高速试验,看看咱们的火车极限在哪里。
在那场实验中,一辆电气火车竟然创造出了时速165公里的新纪录!可惜,这场实验中获得的成果却慢慢被人们遗忘了,因为那时候全中国都在卯足了劲往前冲,能分给铁路部的资源实在太有限了。
不过中国铁路人并不甘心,他们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后,急速发展中的国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。
比如经常需要从业者们四处跑业务的外贸行业,然后内陆地区搞建设需要运输各种建筑材料。这些物流如果用飞机的话,成本太高,运输的容量又小;使用轮船来运输的话,只有少数几个内陆城市有满足航运需求的河流。所以,中国铁路的发展迫在眉睫。
在看这本书时,我发现,中国高铁经历的坎坷,是好多行业都共同经历过的。
最开始,大家几乎都只顾低头自己钻研;随着咱们国家和世界各个国家、地区之间的交流变多,人们接触到国外的优秀技术后,纷纷开始模仿;最后,为了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开始在模仿的基础上,结合自身需求,摸索出创新之道。
拿我们现在离不了身的智能手机举例,上个世纪末我们还在用着传呼机和手提电话“大哥大”,谁能想到,十几年后,我们就能自己生产出智能手机了。
同样,上世纪80年代,我们的祖辈还在羡慕着别人的高铁,谁都想不到,三十年不到,我们不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铁,还能向全世界推广我们的高铁建设技术。
而且,中国铁路人在建设高速铁路的时候,还不小心震惊了全世界。他们只花了短短6年,就建完了1.6万公里的高速铁路。要知道,全球的高速铁路建设了四十年都没有那么多。
高铁通车后,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相信您也亲身体会过了,不过您知道高铁还促进了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吗?我拿天津给您举个例子。
以前,人们从北京到天津,坐火车大概需要将近2个小时,现在坐高铁,就只需要半个小时了。而且,每一趟列车发车间隔都只有三分钟,这可是连很多城市的地铁都做不到的。
您知道,北京的交通那是常常堵车,人们出个门,在路上花费1个小时以上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。所以,居住在北京的人们干脆在周末,坐上高铁去天津吃小吃、听相声,避开北京城里的拥堵。
这可乐坏了天津市的各大剧场,连天津的传统工艺品都变得热销了起来。用专家们的话来总结就是,高铁通车使得北京和天津初步形成了同城化效应。既减轻了北京城里的负担,又带动了天津市的发展。
全国类似天津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,我就不一一列举啦。咱们的祖国这几年的发展,真的只能用神速来形容。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能发展得那么快呢?您可以亲自来书里找找答案。
这本书里详细记录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,不仅让我们看到何为“大国速度”,也完整地记录了高铁经历过的挫折,让我们看到大国的担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