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昆曲工尺——通向昆曲艺术的必经路
主讲人:迟凌云
主讲人简介:迟凌云,男,江苏省昆剧院昆曲演奏家,国家一级演奏员。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,专工昆剧音乐专业。曲笛师承高慰伯、李锦泉、徐振民、林克勤先生,昆曲腔格理论师承王正来先生。长期致力于昆曲的传统唱腔、腔格和音乐曲牌的理论研究。
2.神秘的东方古堡——福建土楼系列讲座:奇特民居
主讲人:孙国亮
主讲人简介:孙国亮,男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龙岩市优秀人才。现任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、国家一级编剧。主要代表作:话剧《山里有棵勒巴树》、闽西汉剧《擂皮子七七与俏俏嫂》;电视剧《红色摇篮》、电影《回到柳村》等。荣获“飞天奖”、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“福建省优秀剧本奖”、“田汉戏剧奖”、“中国戏剧文学奖”、“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奖”等各类国家级、省部级奖项二十余次。
3.湘绣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
主讲人:江再红
主讲人简介:江再红,女。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研究员,国家级湘绣传承人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,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。
4.“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——昆曲艺术赏析”系列:大美昆曲
主讲人:杨守松
主讲人简介:杨守松,男,国家一级作家,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,曾任昆山市文联主席。其著作《大美昆曲》入选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《昆曲之路》获江苏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和紫金山文学奖,还曾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个人文艺大奖、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、《人民文学》优秀作品奖等。
5.非遗传承与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发展——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复兴为例
主讲人:方李莉
主讲人简介:方李莉,女,江西人,1956年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。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、博士生导师、研究员,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。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,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,北京市人民代表以及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文卫体专业委员会委员。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:《新工艺文化论—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,1995年)、《传统与变迁—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》(江西人民出版社,2000年)、《飘逝的古镇——瓷城旧话》(群言出版社,2001年)、《景德镇民窑》(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3年)、《费孝通万年思想录》(岳麓书社,2006年)、《遗产,实践与经验》(云南教育出版社,2008年)。发表的论文有:《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》、《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》、《艺术人类学的沿革与本土价值》、《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》、《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思考》、《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》、《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》等近百篇。
6.昆剧丑行表演艺术——至美的昆丑
主讲人:李鸿良、孔爱萍
主讲人简介:李鸿良,男,著名昆剧丑角演员、江苏省昆剧院院长、国家一级演员;孔爱萍,女,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,工闺门旦。曾获第24届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,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“兰花最佳表演奖”,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联合颁发的“促进昆曲艺术奖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