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昌邑市图书馆欢迎您!
图书馆概览
服务指南
读者园地
数字资源
尼山书院
共享工程
办公平台
在线咨询
 
 
 您的位置:首页 > 馆情动态
 
【文明城市书香年】年俗系列——“扫尘”
2021-02-05 阅读次数: 572

中国人过年扫尘的风俗由来已久,有民谣曰:“大年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。”

扫尘又称扫房、除尘、除残、掸尘、打埃尘等,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。昌邑人习惯称扫尘为“扫屋”。

扫尘源于古人驱除病疫的一种仪式,除为了干干净净过大年,也寄托着人们除垢辟邪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

       在过去,北方的农村过年扫屋的核心工作是扫屋扒,也就是人字形房顶最内层用高粱秸秆排着扒在檩条上高粱排。过去的农村,冬天没有足够的燃料取暖,于是就把锅台盘(砌)在堂屋(昌邑人俗称屋地)里面,生火做饭的热气经过炕洞,再沿着屋山从房顶的浮台(烟筒)冒出屋外。如此,常年烟熏火燎的堂屋里,就算轧制了虚棚(平顶的室内天棚),很快也会被烟火呛坏的,所以过去的民宅堂屋一抬头就能看到梁檩和高粱秸秆的屋扒。但经历了一年的烟熏以后,屋扒梁檩就变成了黑洞洞的样子,挂了一层草灰,梁檩之间更会密布着罗罗网子(蜘蛛网)。所以,昌邑人过年扫屋,扫屋扒是重头戏。

      扫屋扒的营生是个体力活,需要仰着头挺着身子长时间清扫,又会落下好多灰尘,多要有男人来做。首先,要找一根一人多高的杆子,然后把笤帚绑在杆子顶端,如此就制成了一把“加长胳膊的笤帚”,然后把杆子举起来,从屋顶的最顶端开始,一点一点往下扫,扫完屋扒扫梁檩,扫完梁檩扫墙壁。

等扫屋扒的工作结束,锅台、窗台、碗洞、灯窝等位置,肯定都会落上一层厚厚“屋扒灰”,然后该用短把笤帚扫用短把笤帚扫,该用抹布抹用抹布抹。清理完窗台锅台后,就是墙角屋地,把落到屋地上的灰尘油渍一并扫到灶泊(灶台的填柴火洞旁的靠墙角落)里,用铁簸箕转移到村外的湾崖上,或自家的栏(兼作猪圈的厕所)下崖。

屋内清理完毕要清理院子,掏阳沟(院落大门旁的用于院落排水的墙根通孔),一直把屋里屋外清理的干干净净无死角。

扫尘过后,一个清新的家就呈现在视线里,自然就有了新年的味道。

来源:昌邑之窗 


昌邑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Chang Yi Library 鲁ICP备17041582号
地址:昌邑市文化中心A区图书馆 电话:0536-7212335 电子邮箱:sdwfcytsg@126.com 网站举报电话:0536-7212335 网站举报邮箱:cytsgbgs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