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见到久未见面的老朋友,聊到空闲时间都在忙些什么,我说我跟以前一样,业余时间就是读书,写点东西。朋友很是感慨:大家都忙着挣钱,每天都身心疲惫,焦头烂额,你却有雅兴读书,真是幸福啊!
我确信爱上读书是一件幸运又幸福的事,往小了说,读书让我每一天都过得充实,往大了说,读书使我在人生道路上不迷失方向,永远都在幸福的包围圈里或走或停。
少年时代喜欢读书,一放学就找个安静的地方,有时是房顶,有时是柴草垛,在那里如饥似渴地读。先是把刚发下来的语文课本从头读到尾,还不过瘾,就四处借阅小人书、作文书、故事会之类的课外读物。在无数个惬意的午后或者傍晚,那些纸张上的文字构筑了另一个新奇的世界,让我拓宽了眼界,感到无比快乐。也常常因此忘记了时间而被父母四处寻找,次数多了,每当看不到我,父母亲就知道我大概又躲到哪里读书去了,总能在僻静的角落找到如痴如醉的我。
中学时代的我依旧喜欢读书,可是时间却少得可怜,因为功课繁忙,只能在饭前或饭后,别人休息的时候挤出点点滴滴的时间读会儿书,这些书对我考学似乎没有任何用途,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,给我那段苦闷、枯燥的时光增添了些许不一样的色彩。也是在那时,我喜欢并开始阅读世界名著,《呼啸山庄》、《傲慢与偏见》、《红与黑》、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,还有《平凡的世界》,都是在那个时候读到的,有的还反复读过,至今印象深刻。在书中,在文字的世界里,我体会并认知社会与人类的真、善、美、丑,一点点成长,其中的幸福只有自己知道。
到了大学时代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书,缘于我发现了一个绝好的去处—图书馆。每到下课或者周末,我就钻进阅览室,那里真的是书的海洋,历史、人文、科教、文学、经济、哲学、美术、音乐,还有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。我就像一个喜欢糖果的孩子走进了糖果仓库,高兴得简直有点发蒙了。在图书馆,每一个工作的老师都认识我,也给我借书提供了便利,那时候同学们借书需要按书目写借条,然后由老师到书库去取书,我却被允许亲自到书库选书。班里的同学有时开我的玩笑,说我课余时间不是在图书馆,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,我听了很高兴,读书的幸福感是他们难以体会的。
现在的我,仍然在幸福地读着书,每个月到市图书馆去借一本书,或者不定时在网上购书。后来发现买回来的书总是束之高阁,反倒是借来的书因为有归还期限,每本书都可以及时完整地读完,所以干脆不再买书,坚持借读至今,图书馆就成了我幸福的源泉。每当夜晚来临,忙完了家务事,一家三口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温馨的卧室读着,起身喝茶的间隙,我看到这一幕就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。
雨果说:“各种蠢事,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,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。”这就是读书人的境界,读书人是幸福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