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,“二十四节气”之一,《历书》记载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
《长安清明》
(唐)韦庄
早是伤春梦雨天,可堪芳草更芊芊。
内官初赐清明火,上相闲分白打钱。
紫陌乱嘶红叱拨,绿杨高映画秋千。
游人记得承平事,暗喜风光似昔年。
清明由节气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,据传与寒食节有关。最早,寒食节习俗包括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等,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祭祀祖先,寒食节会返乡祭祖扫墓,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,古人常将扫墓延至清明,相沿成习。同时,古人清明在郊外祭祖扫墓之余,也伴之以踏青郊游活动,节哀自重,转换心情,故清明节又称踏青节,成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。
2006年5月20日,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,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。2019年清明节假期为4月5日至4月7日。
通知
各位读者:
2019年“清明节”假期期间(4月5日-7日),昌邑市图书馆正常开放。
特此公告,敬请相互转告。
昌邑市图书馆
二〇一九年四月二日
|